一本落實“度”“悟”教師教學境界的純粹教育講演文本。
一本綻放“兩朵花”——臉上笑出幸福之花,腦洞開出智慧之花——教學追求的教育講演輯錄。
一本反映“三化”教學理念——“高深的道理淺顯化、枯燥的理論趣味化、學科知識生活化”的鮮活的教育講演語錄。
一本力求“悟解教師成長•悟會教學品位•悟徹教育科研•悟道學校文化”的教育講演文稿。
一本展示“用講者的悟來喚醒聽者的悟”“讓聽者怦然心動進而帶來實際行動”“迷時師度,悟了自度”的教育講演掃描。
一本追求“在聆聽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在反思中自度,在自度中收獲,在收獲中成長,在成長中驗證‘度•悟’教師教育魅力”的教育講演作品。
胡東芳
一個因名字的緣故在新生入學時被分進女生宿舍的大男人。
一個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皆為教育學專業(yè)的“科班出身”的苦學人。
一個沒想要做教師卻最終發(fā)現(xiàn)教師為世界上擁有最大工作樂趣的幸福人。
一個在“學生—教師—學生—教師”角色間不斷循環(huán)往復的體驗人。
一個不斷游走在大學與中小學教育之間、國內與國外教育之間的樂游人。
一個力求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有所作為的平凡人。
一個掌握著教育理論、行走在教育實踐中的教育研究人。
一個以“高深的道理淺顯化、枯燥的理論趣味化、學科知識生活化”作為課堂教學旨趣的教學人。
一個把“真佛只說家常話”作為教育學術研究境界追求的志趣人。
一個讓您聽講時、閱讀時激動、興奮,聽講后、閱讀后有所感悟的教育人。
一個認為教育理論不是“它沒用”而是你“沒用它”的倡導“TRY哲學”的教育理論踐行人。
悟解教師成長/1
悟解,即領會,懂得——教師成長的道理與境界追求。
經驗+反思=成長。有“心”的教師是富于感性之人,是充滿理性之人,是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人?!皩W”者的教師是有溫度的人,是熱愛學習之人,是有一顆學生之心的人,是有自己研究志趣的人。
從教書匠到課程與教學專家——做一個有“心”的教師/3
從“教”者走向“學”者——走教師內涵式專業(yè)發(fā)展之路/42
悟會教學品位/65
悟會,即領會和探究——教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tǒng)一。
從追求“對的”教學向追求“好的”教學轉化;從追求讓學生知道向追求讓學生不斷產生“aha”轉化;從教師的學生、學生的教師向“教師學生”和“學生教師”轉化;從傳統(tǒng)教學向對話教學轉化。
教師反思與課堂教學品位的提升/67
對話教學的理論要義與實踐要領/107
悟徹教育科研/137
悟徹,即完全領會——學校教科研的常識,教師課題研究的真諦。
研究,即創(chuàng)新性解決問題過程的呈現(xiàn)與輯錄;研究,即“胡說”“八道”的表現(xiàn)藝術;研究,需要“內功”與“外功”的有機結合。
新課程背景下學校教科研及論文發(fā)表的實用策略/139
選題•設題•開題•做題•結題——教師開展課題研究需要做到“點”上/175
悟道學校文化/209
悟道,即領會道理——校長角色轉型以及學校管理實踐中的文化之道。
就學校管理而言,形式內容大同小異,差距在于學校管理的指導思想,區(qū)別在于學校管理的深度、廣度、精度、參與度,差異在于學校管理的態(tài)度、溫度與文化。常言道:三流的校長做保姆,二流的校長做教練,一流的校長做榜樣。與此相對應的是:三流學??繖嗤?,二流學??恐贫龋涣鲗W??课幕?
校長角色轉型:從“學校保姆”到“學校領袖”/211
學校文化的“頂層設計”與“基層路線”/236
附:因“度”而“悟”的聆聽者/267
靜心聽佛語,佛度有緣人。
悟是一種感悟,有了它就能延伸課堂;悟又是一種思考,有了它就能深化所學;悟更是一種覺悟,有了它就能找到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的聯(lián)結點。學習中最讓人幸福的事情莫過于與先進思想的交流,聽其言,聞其聲,感其思,悟其理,茅塞頓開時,不禁拍手叫絕,喜不自勝。
講座藝術之感:心動•頓悟•探求/269
講座內容之思:用心•用情•養(yǎng)性/277
講座教師之魅:幽默•精彩•風格/285
講座背后之悟:研究•行動•幸福/293
善把金針度與人——“度•悟”教師的教育魅力(代結語)/302
“樂把金針度與人”是一種態(tài)度,“善把金針度與人”則是一種能力。
態(tài)度+能力=“度•悟”教師的教育魅力!
本書是一本通過“悟解教師成長”“悟會教學品位”“悟徹教育科研”“悟道學校文化”四個板塊,來展示“用講者的悟來喚醒聽者的悟”“讓聽者怦然心動進而帶來實際行動”“迷時師度,悟了自度”的“在聆聽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在反思中自度,在自度中收獲,在收獲中成長,在成長中驗證‘度•悟’教師教育魅力”的教育講演作品。語言平實自然、通俗易懂,案例真生動鮮活、充滿趣味,廣受中小學教育實踐者喜愛。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