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爽又黄又紧无遮挡_国产精品成人无码a无码_国产亚洲日韩a欧美在线人_色婷婷AV一区二在线观看_美女粉嫩极品国产高潮无套在线

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草籽來自不同的牧場
第十三届骏马奖得主、实力派作家王小忠诚意之作
ISBN: 9787559879370

出版時間:2025-04-01

定  價:52.00

作  者:王小忠 著

責  編:邹婧
所屬板塊: 文学出版

圖書分類: 纪实文学

讀者對象: 大众

上架建議: 文学/纪实文学
裝幀: 平装

開本: 32

字數: 200 (千字)

頁數: 320
圖書簡介

本書是一部藏地題材的生態(tài)紀實文集,也是作者行走黃河源的一線觀察記錄。書中收錄《河源紀事》《車巴河紀事》《草地紀事》三個系列散文。《河源紀事》抒寫黃河上游自然生態(tài)保護取得的成效,同時也對黃河上游的風物人情做了細致入微的描繪。《車巴河紀事》記錄了作者作為基層干部在車巴河工作時的所見所聞所感,是一部生動的牧區(qū)生活實錄,再現了高原農牧區(qū)人民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草地紀事》通過在山野的考察、觸摸、傾聽,思考人和自然、土地與生存之間的關系。

作者簡介

王小忠,藏族,甘肅甘南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黃河源筆記》《洮河源筆記》《兄弟記》等五部散文集,《天邊的月亮湖》《重歸多瓦村》等四部長篇兒童文學。小說集《五只羊》入選“2020年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

曾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朔方》文學獎、三毛散文獎、甘肅黃河文學獎等獎項。

圖書目錄

Ⅰ 河源紀事(上篇)

Ⅱ 河源紀事(下篇)

Ⅲ 車巴河紀事

Ⅳ 草地紀事

一路與你同行

蛇的故事

湖邊的候鳥

花朵的豐碑

龍膽花

滿山都是忍冬花

泡沫

后記

序言/前言/后記

草原上行走:記錄、堅守與追尋

史玉豐

《草籽來自不同的牧場》是王小忠最新的散文選集,它延續(xù)了王小忠對于草原人民“環(huán)境與生存 ”“活著與更好地活著”的思考主題, 是其《黃河源筆記》《洮河源筆記》等散文集的續(xù)篇,也是他在甘南草原繼續(xù)行走的結果。

王小忠散文寫作的特點首先是真實與真誠,他詳盡地勾勒著自己的文學地圖,我們也可以追隨著他的腳步,去草原進行另一種“旅行”, 這種旅行不是成群結隊, 而是與天地自然相處、與花草動物同行,孤獨卻不寂寞:逐漸恢復生態(tài)的黃河首曲瑪曲草原上,有著公路與草地夾縫中盛情開放的蒲公英,遍地葳蕤的報春花,絢麗搖曳的格?;?,慵懶的鼴鼠,稠密而堅韌的紅柳,風中獵獵作響的經幡,還有遠處的雪山,如雕塑一般的牦牛,云朵一樣的羊群,神圣而安詳的寺院,落日下金黃的草地……這里是黃河的源頭,黃河之水并沒有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勢,也沒有濁浪奔流的景觀,而是在雜生的灌木叢和無邊無際的草原上成為無處不在的毛細血管,溪流一般地匯聚,“手拉手,肩并肩,恣意蜿蜒,靜謐而不張揚,內斂而不喧囂”。 它如同生命最初的形式,弱小卻又執(zhí)著地流進歷史的久遠和光陰的永恒之中。但草原并不總是綠草如茵,而是出現了日益嚴重的沙化,牧場被承包之后給草籽的傳播也帶來問題,因為牛羊只能在自家的牧場里活動,不能再帶著草籽四處走動了;因為經濟利益的刺激,人們無節(jié)制地挖掘蟲草而導致大量土地被破壞,同時,大量人工蟲草冒充野生蟲草的現象充斥市場;現代文明和商業(yè)氣息無處不在,很難再見到昔日的牛羊肥壯、牧草連天的景象……可以看出,王小忠在書寫草原獨特風景的同時,也書寫著草原的貧瘠、沙化、枯寂的現實和現代性沖擊帶來的新的發(fā)展困境, 這種“陌生化”更新了我們對于草原的審美想象。生存是人的第一要義,作為普通的個體生命,是怎樣在草原生存生活,與牛羊為伍,與自然為伴的?作家體悟這里神靈的神秘, 卻又感慨于高原的嚴酷氣候與生靈的艱難困頓,無論是人和物,都處于一種緩滯的狀態(tài)。為了表現這種真實的狀態(tài),王小忠并不懼于“露怯”, 這種“露怯”不僅表現在他并沒有將草原進行邊地美化書寫,將之塑造成人人向往的草原圣地和療愈場所,還表現在不拘于自我心理狀態(tài)的“暴露”。 很多作家在寫作過程中都具有某種精英意識,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擁有一定高度的“訴說者”或者“啟蒙者”, 但是王小忠卻摒棄了這一立場, 他書寫著自己的某種“傻氣”“呆氣”“硬氣”和“土氣”, 其中顯示出的正是一種生命“在地”的狀態(tài),這是他的寫作姿態(tài),也是他的生活狀態(tài)。 他的“不裝”, 讓我們真切感覺到了他是浸潤在這片土地上的,他和他筆下的那些生活在甘南的西北兒女并無不同,同樣擁有生活的煩惱和生存的壓力,現實的焦慮和對未來的迷茫。他看到草原發(fā)展的問題、看到現代性對人的生存的改變,感嘆逐漸式微的草原文明以及神圣信仰,但無能為力,他以足夠的真誠,老老實實地記錄著他所感知到的一切,從而呈現出最為樸素的真實。而只有面對這樣的草原,這樣的生活,我們才能切入草原的肌理與褶皺,真正地懂得它與愛護它,繼而在這樣的現實里生長出葳蕤堅韌的力量,還草原以及生命一份靜穆、一份莊嚴。

王小忠的散文同時具有故事性特征, 可讀性很強。 在以表現自我、抒情達意為文體主要特征的散文書寫中,敘事其實一直備受冷落,而這也是散文“難讀”的原因之一,很多散文陷于一己之私、凌空蹈虛的情感泛化之中,呈現出一種“小散文”的逼仄和扭捏作態(tài),近年來“非虛構”興起,一個重要的文體特征就是敘事性的加強,作為小說要素的“故事”成為散文敘述的中心,而伴隨著的則是充滿張力的立體性的人物形象塑造,這在他剛剛獲得第十三屆駿馬獎的《兄弟記》中表現突出。 在本選集的《河源紀事》《車巴河紀事》和《草地紀事》中, 王小忠繼續(xù)了這種“紀事”特征:《河源紀事》是其繼續(xù)在黃河源頭行走的故事,他記錄著沿途經歷的人事、歷史故事以及對于草原現狀的反思;《車巴河紀事》是他在龍多村做駐村第一書記時的記錄;《草地紀事》則由七篇短文合成,其中有遙遠的回憶,有初戀的惆悵,亦有蛇、候鳥和花朵的故事。作品同時塑造了一系列生動的人物形象,草原兒女的豪爽、粗糲、樸拙和堅韌隨著文字迎面而來:參加了草原滅鼠隊的同學孫言希雖然在“我”看來有些財迷心竅(鼴鼠皮可以賣錢), 但同樣具有草原人愛護家園的生態(tài)意識, 他背誦新聞報道讓游客保護環(huán)境,老婆拉毛則加入了卓瑪加布義務種草治理沙漠化的行列(《河源紀事》); 耿直率性的旺秀道智是“我”在龍多村做駐村第一書記時交往的朋友,寒冷的冬天里給“我”送來柏木柴火,豐美的季節(jié)里帶“我”去森林里折蕨菜,他是村子里唯一會解方程的人,卻對法規(guī)一無所知,因為沒有給他留一副藏文的春聯而大為生氣,也為“我”特意找書法家為他寫了十張吉祥如意和六字真言而手舞足蹈,在電話的那頭哈哈大笑;阿云和阿道這對姊妹花展現了新時代草原青年的風采,她們幫助母親經營著草原的餐館,堅持用自己種的原生態(tài)蔬菜作為火鍋店的招牌,但同時又有自己的理想,阿云想當護林員,而阿道則要學習李子柒以短視頻達人的方式展開自己的人生(《車巴河紀事》); 郎木寺手工編織店鋪溫柔又熱情的拉姆,個頭高大、臉蛋黝黑、與我結下患難之交的剛毅、堅強的草原漢子貢巴,在牧區(qū)教書、在高原徒步行走、將靈魂皈依于信仰之中的索南昂杰,脾氣急躁、時不時要瞪起牛眼睛卻依然帶我拍攝忍冬花和五脈綠絨蒿的拉姆草,踏踏實實干著事業(yè)、 不做表面文章的貢保勒知……他們都讓“我”感受到生命的本真和純粹,感受到草原重新煥發(fā)的精神和力量(《草地紀事》)。

在紀事性書寫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散文書寫的真實與虛構問題,王小忠對此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他認為適度的虛構并不會損害真實性表達。因此,他的寫作有時并不囿于現實,如《兄弟記》中的兄弟四人其實親兄弟只有兩人,某些具體生活也來源于家族、鄰居、親戚或者同村的兄弟,但這并不影響其散文的真實性,因為“兄弟”本身即充滿著象征色彩,是在講述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兄弟”的故事,是一部微型的“中國記”。王小忠這種在生活真實邏輯基礎上的合理虛構,不但寫出了自己獨特的生活體驗與生命感悟,書寫出現代中國有關情感、倫理的變遷,而且在追求生活邏輯真實的同時,試圖以自己的感知書寫出一種藝術的真實,在形成散文小說化的跨文體寫作的同時,根據時代的發(fā)展將散文置于突破和生長的狀態(tài)。作為社會問題的記錄者和反思者,他的敘述是一種生產性的敘述,是他寫作創(chuàng)造力的組成部分。正因為如此,王小忠并不著重書寫草原的美麗遼闊,因為對于海拔四千米的高寒草原來說,這只是一年中短暫的時光,在更長的時光里,草原呈現的是荒涼和枯寂,王小忠不愿意給讀者帶來想象的誤區(qū),對他來說,如果形成這種誤區(qū),反而是對生活最大的虛構。

王小忠的散文里,還處處存在著對于生存現實的思考、詰問與對生命的感悟。對沉寂與喧囂、神圣與貪婪、堅守與迷失、欲望的滿足與心靈的蒙蔽等一系列現代性矛盾的持續(xù)關注是他散文里一以貫之的主題。他雖然直面難題與困頓,但依然書寫著那些善良和純厚,傳播著光明和溫暖的力量,表達著對現代生活的向往和精神追求上的美好夙愿。因此,對于王小忠來說,他對黃河源頭草原生態(tài)及民生狀態(tài)的真實書寫同時是他尋找自我、保持一個作家應有尊嚴的重要方式,具有價值觀和方法論的雙重意義。他用腳步丈量自己故鄉(xiāng)的大地,用心靈捕捉人物平凡而又獨特的傳奇和各自斑斕的內心世界。時間消磨著生命,萬物在時間中改變,在命運里妥協(xié),又有誰不是在大地上流落, 直到歸于塵土?這種蒼茫之感中的命運和人生的書寫,顯示出王小忠散文真正的厚重之處。也正是在這厚重之中,矗立于歷史和社會變遷中的那些無言的精神堅守才顯得尤為可貴: 在月亮湖默默守護歲月的“她”, 在歐拉秀瑪支教并留下的朋友,在高寒之中傲然盛開的凹舌蘭,都各自為自己的精神和信仰而堅守著。在遼遠蒼茫的草原上,王小忠也在堅守著, 他背負著“文學的草籽”, 在這寂寥又蒼茫的天地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生命的草原,并在行走中成長和修行,這是他作為一個作家,一個生命,連接時代與大地的正確方式。

編輯推薦

八九月草籽成熟時,牧民會以混牧的方式交換草籽。牛羊成了自然的播種者,帶著草籽穿梭牧場,新的草原由此誕生。交換草籽,不僅可以改善牧草的質量,還能扼制草場沙化。正如書中所言,當生態(tài)失衡,“草原有它自己的調節(jié)方法”,大自然會找到出路,人類只需遵循自然的法則。“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就要相互尊重、相互依賴”,這是自古以來的智慧,世代相傳的默契。在書中,作者如實展現在嚴酷的生存氣候和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人與物的獨特生存圖景,當游牧文明與時代主流價值對接,不同信仰和文化背景的個體如何求同存異,跨越現實的、物質的困境彰顯人性的真誠與美好。“自由是相互間的尊重與握手言歡”,這是人類在與自然萬物的相處中學到的重要一課。

精彩預覽

四月中旬一直到五月上旬,是令人緊張而又擔憂的時間,牧民緊張的不再是初春的嚴寒,也不是初夏里的荒涼,而是草原的青黃不接。這段時間里天氣變化多端,雨雪交加,夜晚氣溫極低,不敢出帳,寬大天地間,只有牦??褚岸翢o拘束。不過雪的消融很迅疾,它給更多的牧草輸送著養(yǎng)分,也讓濕地吸納了更多的成員。這種境況下,不能貿然深入草灘濕地,除非你準備了好幾雙鞋子。

鳥兒在這段時間里要保持良好身體,因為繁殖的時節(jié)馬上要來臨了。各種鳥兒在太陽未出之前就在天空盤旋,這讓所有起早的蟲兒心有余悸。每寸草地不斷露出它的真面目,

而且隨時變換臉色。 不經意間, 會有很多牧草穿透土層,抬頭張望熟悉而陌生的天地。往往在這時候, 牧草的鄰居們也會忙碌起來。 螞蟻會小心地扒開泥土,野兔會豎起耳朵,旱

獺相互廝打、擁抱、追逐,歡快無比,高原上的萬物都到談情說愛的時候了。

麥朵合塘的情形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花灘對面原有的一小片灌木叢突然變成了樹林,花灘傲視所有色彩的時光也似乎提前了。牦牛和羊群的眼睛中多出了欲望的神采,它們低下頭,不再肆意奔跑,變得專注而乖順,一直到暮色來臨,帶有青草芳香的糞便一瀉而下。 等到被糞便覆蓋的草地上再次長出嫩草時,真正的夏天就來臨了。那時候,你會發(fā)現,牛糞所蓋之地的花草莖稈足有筷子那么粗。

更有意思的是,在去歐拉秀瑪鄉(xiāng)政府的路上,我遇到了許多同鄉(xiāng)人,他們說剛剛發(fā)了工資,要去下館子。其中一個我看著特別熟悉,但就是想不起名字,他理所當然坐到我車上,而且十分大方,言談間沒有絲毫遮掩。拖拉機開得飛快,很快就到了飯館。大家分開坐,相互間也不走動,但每張飯桌上的菜卻不一樣。我不知道該坐到哪兒。正在為難之際,他叫我名字, 并示意讓我和他坐在一起。他一個人一張桌,一盤肉,一盤洋芋絲,一盤豆芽炒粉條,還有兩碗干炒面片。他那一嗓子,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我身上來了。我有點莫名的緊張,坐下五六分鐘后,才平靜了下來。

趕緊吃,都涼了。他說。

我請,說好了,別搶著付賬。我找了一句話說,可話一出口,卻顯得小氣而做作。

他笑著說,錢我已付了,你放心吃吧。

發(fā)財了?我說。這是村里人遇見有人請客常說的話。

看你說的這是啥話, 隨意吃點,花不了多少錢。他說,談不上發(fā)財,都是苦來的。

他的話剛落地,旁邊桌子上一個粗壯的大漢惡狠狠地說,苦來的?簡直不要臉。

不服今晚繼續(xù),戰(zhàn)斗到天亮。他哈哈大笑說,都怪你們手氣太臭。

那粗壯大漢放下筷子,說,你那叫耍奸,是不要臉。

他有點不高興了,說,啥叫耍奸,那叫技術。

我好奇地問,你干什么技術活?

那粗壯大漢見我不明原因,索性坐了過來,說,短短三個小時,贏走了我們一天的工資。 你認識他?跟他一起一定會被他算計的。

他沒有生氣,接著又是大笑,之后便指著我說,你不認識他?

他這么一說,我和那個粗壯大漢都愣住了。

沒事,吃完了再玩幾把,就認識了。他說,我們鄉(xiāng)那么大,村子那么多,說不上名字很正常。

不和你玩,你太奸了。粗壯大漢說完轉身要走。

他一把拉住那個粗壯大漢,說,就在這兒吃,一樣的。又說,看把你們小心的,就要了那么點菜?錢我都付過了。

這時幾桌人都驚呼起來,異口同聲說,奸賊。

他笑得更歡了,說,都折本了,再點我可不付錢。

吃完后,有人提議在歐拉秀瑪附近轉一圈;也有人說太累,想早點回去休息。意見無法統(tǒng)一的情況下,他說,那早點回吧,明天活多。大家不再有爭議,爬上拖拉機,一溜煙消失在暮色已至的公路上。

讓我分外吃驚且無法理解的是,他沒有走,而且站在我的車跟前,等我開門。

我說,他們都回去了。

他說,小車比拖拉機快。

我說,你怎么不和他們一起走?

他說,你不去嗎?你住哪兒?這里可沒有住宿的地方。

我說,滿大街都是旅社呀。

他說,別扯了,旅社里你不能住。

我說,為啥?

他說,旅社里人雜,都是蟲草客,都是賊打鬼。

我笑了一下,說,這里還有一家天堂酒吧。

天堂酒吧是啥年月的事情了。他說,鄉(xiāng)鎮(zhèn)建設時拆除了。

我笑著說,你倒是很清楚呀。

可不是嗎,他說,我常年在這里打工,天堂酒吧就是我們拆除的。

我又問,那你現在干啥技術活?

他說,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嗎?都是下苦活。

我只好順從了他。

就在麥朵合塘對面不遠的地方。 那里是一片分外寬闊的草原,幾頂帳篷里亮著燈,伸出帳篷的鐵皮煙筒里冒著濃煙。車停在路邊,進入帳篷時,大家都吃了一驚。

那個粗壯的大漢說,你真來了?

其他人也跟著笑了起來,說,一看就是個受苦的貨。

晚上沒有玩牌, 各自回帳篷早早休息了。 我住的帳篷里有六個人,多出一個人,顯得有點擠。燈雖然熄了,但都沒睡,都在被子下玩手機。他似乎很興奮,無話不說,談起我們村子,比我還清楚。當然,最關鍵的話題是包攬活。

他說,今年不讓挖蟲草,不過也沒閑著。黃河上游生態(tài)治理工程浩大,于是,就帶著老鄉(xiāng)們種草種樹。又說,到了七八月, 這里會來很多旅游的人, 到時候再搞點新鮮水果、釀皮、雪糕之類的,擺個地攤。

我說,你腦子好。

他說,要生活嘛。轉世成人了,就要活得像個人的樣子。人模人樣,別人才會佩服你,對不對?

對,要人模人樣。我說,可是,活著不僅僅是為別人呀。

你錯了。他說,更多時候活著就是活給別人看的。

我沒說什么。過了一會兒,他又說,這幾年這里變好了,感覺也沒有以前那么凍了。

啥原因呢?我說,那你以前主要干啥技術話?

修過房子,挖過草皮,打過兔子。他說,能干的都干過。

現在呢?我問他。

現在干些技術活。他笑了笑說,技術活能掙錢。

種草種樹也算技術活?我說。

你不知道了吧?種草種樹需要十分過硬的技術。 他說,否則,成活率達不到標準,來年你就沒錢可掙了。又說,種草是細活,深度要把握好,還要把灌木、雜草、石頭等收拾干凈。施肥不能太薄,也不能過厚。還要看天氣情況,當天平整的地塊不能當天種,要捂一捂墑氣。也不能在下雨時種,更不能在刮風時種。 種樹也差不多, 對樹坑的要求比種草還嚴格。

我說,你是怎么知道這些技術的?

他說,學哈的(學來的)。又笑著說,別人教我,我聽別人的,他們聽我的。

哦,這么說你是工頭了?我也笑著說。

他帶著神氣的口吻,說,你沒看出來?

我說,沒看出來,聽出來了。那你們要種多久呢?

他說,已經種了快一個月,再種幾天就差不多了吧。

我說,種了多少?

他說, 凡是沙化的地方都種了草, 黃河岸邊所有的沙丘都種滿了樹。又說,對了,你明年幫我介紹些活,價錢好商量。

我笑著說,我都想著跟你打工呢。

他不再說話了,轉了下身,將大半被子卷了過去。突然之間,我感覺到了冷。

又遇到了一場雪, 不過天氣是晴的。 雪是什么時間下的卻不知道。 當我走出帳篷, 紅紅的太陽已在頭頂。 帳篷四周濕漉漉的, 顯得格外清新而美麗。 牦牛蹄坑中的雪還沒有完全化盡,而牛糞邊緣處的草皮格外鮮嫩,新生的牧草活力十足。帳篷頂上冒著熱氣,雪化成水,水又滴到草地上,化成了一攤一攤的柔情。 公路附近的坑洼處填滿了厚厚的黑土,離黃河不遠處的沙地上種滿了樹木, 第一輪陽光走過, 這里仿佛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空氣里充滿了清香,這種全新的感覺足以激發(fā)你充沛的靈感,讓你忍不住為它們寫下贊美的詩篇。

他們正在忙碌工作,看起來反復而乏味,但如果將一切同草地上的萬物聯系起來,你就會發(fā)現,反復而乏味的工作往往充滿著難以言明的神圣與偉大,并在四季的輪回中,閃閃發(fā)亮,熠熠生輝。 當自然的歌唱彌漫整片草原的時候, 他們就是陽光下最值得贊美的勞動者。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