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江檔案館館藏近代司法檔案,主要展現(xiàn)了民國時代江蘇鎮(zhèn)江的社會實況,在近代中國司法史、法律史中具有較強的樣本性。以這批檔案為內容主體的國家重點檔案專題保護開發(fā)項目“民國鎮(zhèn)江司法檔案開發(fā)研究”項目成果《鎮(zhèn)江檔案館藏近代司法檔案輯考》共包括法院管理卷、案件審判卷、監(jiān)所管理卷三卷。
本卷為案件審判卷,內容涉及偵查文書、公訴文書、刑事審判文書(起訴狀、庭審筆錄、判決書等)、民事審判文書等。本書編撰時,圖文并重,研究性文字和檔案原圖相配合,意在對鎮(zhèn)江檔案館所藏近代司法檔案進行有重點和深度的展現(xiàn)。
唐華彭,江蘇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xiàn)任江蘇省法律史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中國法律史科研和教學工作,撰有《鎮(zhèn)江地方法院研究(1928—1949)》,在《法學》《法律史評論》等刊物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
卜興榮,江蘇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現(xiàn)任鎮(zhèn)江市檔案館黨組書記、館長。
緒 論
罪或非罪的刑事訴訟
特事特辦的特種刑訴
關乎民生的民事訴訟
上 編
第一章 警察訴訟文書
偵查類文書
移送類文書
第二章 檢察官訴訟文書
一、偵查類文書
二、起訴類文書
第三章 推事訴訟文書
一、刑事類文書
二、民事類文書
第四章 當事人訴訟文書
一、刑事類文書
二、民事類文書
第五章 律師訴訟文書
一、刑事類文書
二、民事類文書
下 編
案件舉要一(刑事訴訟) 洪志煬、畢陳氏殺人案
案件舉要二(特種刑事訴訟) 王家增漢奸案
案件舉要三(民事訴訟) 胡培元訴蔡王氏解約遷讓案
后 記
序 言
《鎮(zhèn)江近代司法檔案輯考·訴訟文書卷》由緒論及上下編組成,上編包括五章“訴訟文書”,下編為三則原始案例。上編由“警察訴訟文書”“檢察官訴訟文書”“推事訴 訟文書”“當事人訴訟文書”及“律師訴訟文書”五部分組成,五部分訴訟文書的次第組合,即警察—檢察—推事—當事人—律師,涵蓋訴訟程序的全過程,體現(xiàn)了輯考者的獨特匠心。清末民初,近代訴訟體系逐步建立,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漸趨成熟,警察的偵查、檢察的起訴、法官的判決、當事人的訴求以及律師的辯護,通過本卷的布局串聯(lián),形成比較完整的訴訟鏈條,各部門之間的職能分工大體顯現(xiàn)。閱讀本卷,透過典型案例,有助于深入了解近代中國的訴訟。
關于傳統(tǒng)訴訟制度向近代的過渡。時間跨度上,搜羅最早的訴訟文書為咸豐九年(1859年)丹徒知縣的民事訴訟判詞,最晚的為 1948年的相關訴訟文書,縱貫近一個世紀,有傳統(tǒng)的繼受,也有近代的轉型。如本卷上編第三章的丹徒知縣判詞雖系“抄件”,卻為咸豐九年的判決,傳統(tǒng)判詞的表達,如“索詐錢文”“受賄徇情”“殊堪痛恨”“顯系扛架,亦屬不合”“本應深究”等,以及判詞的口吻,純?yōu)橐蝗朔ㄍr的判官手筆。當事人的訴訟文書,則有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抱告狀及保狀各一份,其系同一案情的兩份文書:一為子女不服從教養(yǎng)忤逆尊長,家長行使《大清律例》賦予的“送懲”權,請求官府“重責收押,俟其悔過自新”,再由家長“稟請核釋”,官府同意收押; 一為該逆子被收押半年后,其父生病臥床,思子心痛,其母親年邁,無人侍奉,乃由其母邀同親屬、鄰居向丹徒知縣申請保釋,逆子承諾“悔悟”,不再“忤尊滋端”,知縣這才堂諭放人。兩則文書記錄了一樁完整的訴訟案情:家長的送懲權,縣衙的收押義務,家長申請保釋的權利,是《大清律例》“子孫違犯教令”條款有效施行的記錄。以往判例判牘中所見家長送懲的多,而申請保釋的少,該文書保留了這方面記敘。還有一份宣統(tǒng)三年(1911年)的民事訴訟文書:盡管當事人狀告被“劣董”孫某敲詐勒索、爭取人身自由,幾乎聲淚俱下,但江蘇高等審判廳一紙批文“本廳為江蘇全省最高審判衙門,越控之訴不便違章受理”,駁回訴訟請求——新式四級三審訴訟程序創(chuàng)設之后,程序正當?shù)玫綐O好的體現(xiàn)。(參見本卷上編第四章《王老三上訴狀》)
關于檢察職能經(jīng)歷的傳統(tǒng)到近代的過渡。在傳統(tǒng)社會,州縣衙門接到刑事案件報案后,均須在第一時間由知縣帶領仵作、書吏人等臨場勘驗。時至清末,檢察廳已然成立,新型檢察官幼苗初長,近代法醫(yī)尚待養(yǎng)成,勘尸驗傷一類的工作只能由檢察官操刀,完全擔起了傳統(tǒng)仵作的角色。如1912年1月26日鎮(zhèn)江地方檢察廳檢察官接報來到命案現(xiàn)場,所作驗尸報告表述為“驗得該尸年三十三歲……經(jīng)檢驗員如法相驗唱報,委系生前受槍傷身死,余無別故”。(參見本卷上編第二章《江蘇鎮(zhèn)江地方檢察廳辦理命案報告(孫景元槍殺人)》)驗尸過程及報告用語,與傳統(tǒng)仵作勘驗并無二致。民國以后,法醫(yī)角色才慢慢出現(xiàn),隨著刑事訴訟法的制定頒布,檢察官主要負責決定刑事起訴或不起訴,指揮司法警察或法醫(yī)協(xié)助偵查勘驗,由此徹底消除傳統(tǒng)縣官、仵作等延續(xù)的痕跡。(參見本卷上編第二章《江蘇鎮(zhèn)江地方法院檢察處不起訴書》《江蘇鎮(zhèn)江地方法院檢察處再議處分書》、第四章《朱克鈺等抗告狀》)
關于地方法院的設置。近代中國基層司法的改進,是整個司法改革的“老大難”問題,經(jīng)歷了清末民初的初等審判廳、縣知事兼理司法,到南京政府時期的縣司法處、地方法院等幾個階段,至1947年10月全國尚有66%的縣份沒有設立地方法院,仍由配有承審員的縣司法處審理案件。從本卷所輯檔案可知,江蘇省江浦縣,雖與首都南京僅一江之隔,與位于鎮(zhèn)江的、其時已是江蘇高等法院第一分院的距離也不過順江半日可至,可是直至1946年,如此緊鄰“京畿”的首善縣屬,竟然還維系“縣政府兼理司法”之制,一應具體司法事務仍由司法處承審員經(jīng)辦,縣長仍兼掌檢察,行政與司法的界限模糊不清。(參見本卷下編案件舉要二《兼理司法江蘇江浦縣政府審理單》《兼理司法江蘇江浦縣政府點名單》《兼理司法江蘇江浦縣政府刑庭偵查筆錄》《江蘇江浦縣政府兼理司法事務押票回證》)其他偏遠縣屬設立地方法院的滯緩,由此不難推知。
特種刑事訴訟文書尤其是涉及漢奸罪的訴訟文書的薈集,也是本卷的一大特色。 抗戰(zhàn)勝利后,根據(jù)國民政府頒布的《懲治漢奸條例》,江蘇高等法院鎮(zhèn)江分院以其獨特的區(qū)位及審級優(yōu)勢,受理了大量漢奸罪案件。本卷相關案例從兼理司法的縣政府的偵查、捕捉、傳訊,到向一審法院——高等法院或高等法院分院的移送文書,再到審理和判決文書,均有完整的流程記錄。
除此以外,尚有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訴訟文書,如女律師楊璞真為王徐氏、王于氏因田產(chǎn)糾紛撰寫的上訴狀,字跡清秀柔美,端莊緊湊,頗具女性書法風格。(參見本卷上編第五章《律師楊璞真撰上訴狀》)民國時期,女律師參與訴訟逐漸興起,比較著名的有鄭毓秀、史良、沈儀彬等,近代鎮(zhèn)江出現(xiàn)女律師代理訴訟(即楊璞真律師)系在1931年,與上述三人大致同期,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近代鎮(zhèn)江在司法建設領域的地位。
本卷其他特征所在皆有,不再贅述。借此機會,再就目前司法檔案資料的整理模式略陳孔見,就教于“輯考”作者及方家同仁。目前司法檔案整理研究大致有四種模式, 一是完全按原檔案存放單位的卷宗,整體掃描成圖片模式,或供內部使用,或出版面世。優(yōu)點是能原封不動地展示檔案全貌,讀者按需從中選用;缺點是檔案存量有多有少,整理的人水平參差不齊,出版成本有高有低,少量的可以公開出版,海量的則一時難以問世,想利用者只能申請獲準到相關整理單位內部查閱,手續(xù)煩瑣,十分不便。二是選擇性掃描。由整理者根據(jù)自己的辨別,從眾多檔案中選擇自認為“有價值”的部分,歸類拍攝或掃描,將圖片整理后出版。優(yōu)點是能保證檔案原貌;缺點是經(jīng)過整理者的刪選,對整理鑒別者而言,固然是有價值的,那些“無價值”未被選錄的檔案,在另類需要使用者眼中,可能就是“有價值”的材料,卻無法閱讀原件,遺珠之憾在所難免,而且以圖片尤其是彩圖影印出版的,占幅大,成本高,定價貴,普通讀者購閱,兩可之間,往往躊躇。三是整理者將原始檔案分類抄錄整理,轉成現(xiàn)代文字排版付印。優(yōu)點是實際容量大,定價一般適中,文字容易轉換成電子文檔,使用便利;缺點是經(jīng)過整理者的轉手抄摘,原檔案字體的辨認??钡木_度難以保證,再行核對原檔,難度甚大,既存的訛錯可能將錯就錯,或頂多以“存疑”標識。四是根據(jù)既有司法檔案進行輯考,融整理、考證及研究于一體。優(yōu)點是根據(jù)編輯者的導讀提示、觀點引導,讀者能迅捷把握檔案內容要點,直奔主題,選擇感興趣或所需要的資料閱讀利用;缺點是輯考文字與檔案圖片相雜,文字的邏輯系統(tǒng)性和圖片的原始完整性均存在展示不足的可能。以上幾種模式各擅勝場,也各有短板,全憑閱讀者相機抉擇,取舍由己。
囿于篇幅所限,本卷所錄僅是鎮(zhèn)江近代司法檔案中訴訟文書檔案的一小部分,但其通過擇選和考證訴訟文書檔案,考察特定地區(qū)訴訟狀況的嘗試是成功的。本卷以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司法檔案為主,但其中少量的晚清訴訟文書檔案彌足珍貴,為了解傳統(tǒng)訴訟向近代轉型的一些特征提供了視窗。故此,本卷所選檔案用“少而精”來形容,當不為過!
張仁善
2024年6月
司法檔案承載的信息極為豐富,除了展現(xiàn)中國近代的監(jiān)所運行和法律文化,還呈現(xiàn)了近代的社會權力運作,亦是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研究的重要史料文本。
本書是國家重點檔案專題保護開發(fā)項目“鎮(zhèn)江市檔案館民國鎮(zhèn)江司法檔案開發(fā)研 究”的結項成果。該項目由國家檔案局立項,并在其關心指導下,由鎮(zhèn)江市檔案館聯(lián)合江蘇大學法學院共同完成。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